我想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,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人更喜欢月亮,对月亮更情有独钟!月亮,在我国古代称为“太阴”。有 “玉环”、“冰轮”、“婵娟”、“玉钩”、“宝镜”、“银台”、“金盘”之称。
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故事,到阿波罗号登月,人类不断探索,总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,总想看到她庐山真面目。据说过去太阳和月亮是一对亲姐妹,月亮是姐姐,太阳是妹妹。原来太阳也很柔弱,月亮姐姐为了保护妹妹不受伤害,就送给妹妹许多钢针,当人们仰望太阳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刺眼,所以太阳很引人注目。太阳下山月亮接班了,她总是悄悄的从山脚从树林慢慢升起来,洒下柔和的淡淡的光,显得非常谦逊。一钩新月,可联想到事物的萌芽;一轮满月,可联想到团圆的美好生活;一钩残月,总让人有一种忧伤之感。
东汉时期,曹操写下了“月明星稀,乌雀南飞”著名的诗句,表达他求贤若渴的思想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。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这千古佳句写出了嫦娥和后羿凄婉的情结,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孤寂凄冷之情。李白更是对月亮有刻骨铭心的感情:床前明月光、峨眉山月半轮秋、月明白鹭飞、举杯邀明月、月出惊山鸟、明月出天山、玲珑望秋月、青天有月来几时等无不流露出诗人豪放的情怀。杜甫更是把一生的情怀寄托明月:月涌大江流、清辉玉臂寒、举杯邀明月等给人一种沉郁苍凉之感。至于骚人墨客所写的海上生明月、素月出东岭、明月松间照、露似珍珠月似弓、江清月近人、飞镜又重磨、月黑雁飞高、月上柳梢头等又不胜枚举,无论是海上的月,江上的月,树间的月都那样清丽可爱。
宋代大词人苏轼曾写下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的著名诗句,留下了千古绝唱。“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”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,也是柳永飘泊江湖的感受。毛泽东写下了“今朝霜重东门路,照横塘半天残月”写出了伟人对亲人杨开慧深深的怀念。鲁迅先生也曾下“吟罢低眉无写处,月光如水照缁衣”写出他的激愤之情。
古曲《春江花月夜》旋律古朴和谐、雍容典雅、节奏平稳、音韵舒展,用含蓄多姿的现实与浪漫相结合手法,表现了深远恢弘的意境,具有较强的艺术与唯美的感染力。
我对月亮也有特殊的感情,阴霾的天气里,星星都躲起来,月光也不那样明亮。温总理曾下诗篇《仰望星空》,他曾说中国有一些经常仰望星空的人,民族才会有希望,这就是说要无愧于天。我觉得经常有望月的人,才能不断自我完善。残月的时候,想到月圆心中有一种企盼;月圆的时候,想到月残那是一种自然,看看皎洁月亮,心中就不会有那样多的贪念。
“物盛则衰,天地之常也。水满则溢,虚盈之数也。”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,人生有很多东西,因它留有空白才显得格外动人和美丽。
月是故乡圆,离别故乡多年却总是梦绕情牵,我曾经写下这样的小诗:《望月》——出山似冰盘,清辉照故园。疏枝筛剪影,柳丝拂窗栏。隐隐水波里,淡淡出山间。似水不盈掬,对酒晓梦残。小楼常北望,谁知月几圆?


张希敏
2013/4/2 11:05:44

张希敏
2013/4/2 11:15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