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 密 码:   注册
文章系统    微机使用记录  签到记录 设为首页 

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

作者:piaopiao  教学 教案 班主任   2012/3/18 16:57:46 (12年前) 点击:3422次
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
一、教学内容: 求平均数p42
二、教学目标:
1知识与技能: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,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,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。
2、过程与方法:
(1) 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,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,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。
(2) 用数据分析、比较、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,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,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愉悦轻松的课堂里,掌握富有挑战的知识,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。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,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。
 三、教学重点
1、 教学重点是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均数,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,使学生理解。
2、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。
四、教学难点
1、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,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。
   2、同时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。
五、教学具准备:
 1、每个小组收集矿泉水瓶 ,并进行统计。
2、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数据,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及课件。
六、教 学 过 程
课前活动,提问质疑
1、老师拿出10支铅笔“老师把这10支铅笔平均分给两个人,每人分得多少只? 2、老师再拿出10支铅笔“老师分给一人6根,另一人4根,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支?
    学生讨论得出平均每人分得5根。
质疑:这次平均每人分得5根,与第一次每人分得5根,一样吗?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清楚了。
(设计意图:通过形象的两次分一分活动,使学生产生平均分与平均数新旧认知冲突,激发探究欲望,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,也为后面的教学拓展埋下伏笔。)
一、创设情境、导入新课
“3月5日是学雷锋日,三月是学雷锋月,雷锋叔叔乐于助人、勤俭节约。”
1、出示例一(课件)某班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:小明15个,小亮11个,小兰12个,小红14个。引导学生答出小明最多,小亮最少。
师: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?”
生:“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?”
老师: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?”
老师:平均瓶数会是多少,你是怎么知道的?
①“移多补少”的方法
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,课件同步演示。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?
师:那为什么要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,小红的一个给小兰呢?
师:是啊,因为小明收集的最多,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,这种方法我们叫“移多补少”(板书)
②先求总数,再求平均数 
师:“还有其他方法吗? ”
 做在练习本上。学生板书    学生讲解
 生:14+12+11+15=52   52 ÷ 4= 13(个)
师: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?
生:先算出总共瓶子数52个,有4个人,就平均分成4分,所以是
52÷4=13(个)。
师:说得多好啊。在这道题中13是每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吗?(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。
生:不是。13是四个人收集的平均数。
师:对。平均数13能反映出四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都趋向于13个。
师:13瓶比最少的11多,比最多的15少,是介于最少和最多之间。
(设计意图: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,使四人收集的同样多,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。让学生深刻理解,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,它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,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。)
二、加深理解,形成方法
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八里庄小学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。”八里庄小学3-6年级学雷锋做好事统计图
算出3~6年级做好事的平均数。学生独立完成。
师:“平均每个年级做好事25件,你是怎样理解的?”
师:小结:怎样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?(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。)
三、初步应用,内化提高
1、看书例一
2、数学书44页第1题
①发表、组长确定每个人的任务、填表、订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(   )组
姓名 平均数
身高(厘米)
体重(千克)
②小组合作填表
③订正,并与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、体重正常值进行比较,看能发现什么信息。
3、实验小学6个年级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,第一天捐了480元,第二天捐了500元,第三天捐了520元,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?平均每天捐款多少元
下面的列式你认为正确的是:(          )说说你的想法。
(1) (480+500+520)÷3
(2) (480+500+520)÷6
(设计意图: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,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,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,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。另外,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。)
四、解答预设,加以区分
“课前老师出的两道分铅笔的题,你能说一说前后两个5,意思一样吗?
(1)题是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,每人实实在在获得5支铅笔,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。
(2)题是把10支铅笔分给2名的同学,一人6支,一人4支,平均每人分的5支,是6、4的平均数。
“平均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意义不是完全一样的,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,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。”
(设计意图:对比练习,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。)
  五、联系生活、了解作用
1、学会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,那么在平时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数吗?
平均身高、平均体重、平均成绩、平均速度、平均气温、平均降水量、平均产量等。
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数据:
中国10岁儿童平均平均身高140厘米、平均体重34千克。
本次期末测试三年级数学平均成绩92分。
唐山一月为最冷月,全市一月平均气温为-7℃,七月为最热月,全市平均气温为26℃
小麦一年一熟一般亩产900斤
中国人均年龄是75岁.
2011年,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3000元
2、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?(选手得分、学
“看来,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、生产、学习中的应用很广泛,你还知道哪里用到平均数的?”
3、人均寿命达77.42岁比十年前增寿近4岁
  部分公交车买票的身高线从1.2米上调至1.3米。
(设计意图:通过举例,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。使学生了解用平均数不仅可以反映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,有直观、简明的特点,而且是国家制定某些政策的重要依据。)
 六、课后思考
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,小明身高140厘米,他在游泳池中
学游泳,会不会有危险?为什么? 



欢迎您其他用户,你的IP是54.196.27.122,你是一名游客,打开这个页面用时108.4毫秒。
网站站长:苏振亚 冀公网安备 13020502000039号
ICP备案号:冀ICP备13014298号 唐山网监备案号:ts13020038101099 河北网监备案号:13020002000709